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钟声文章: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呼唤技术回归!

来源:全国城建人才教育培训网 时间:2019-07-05 15:33:43 浏览次数:

这段时间中美贸易战打的可谓是不可开交、惊心动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中国高新技术行业和产品的打压,甚至不惜举全国之力围剿5G通信技术和华为。


特朗普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华为和任正非,华为自信和坚挺的背后,是每年超10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近8万名研发人员、8.8万项授权专利以及海思芯片、鸿蒙系统等超强技术能力和储备,华为强大而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为华为构建了深邃的“护城河”。


反观我国建筑企业,很多企业增长停滞、动力匮乏的的关键原因是技术的缺乏甚至丧失!


技术生,而万物生,这是实现企业持续增长的根本源泉(本文中的“技术”泛指专业技术和管理技术)。


1

“技术无用论”误国误企误人


笔者浸淫建筑行业二十年,很多建筑企业,尤其建筑施工企业把自身定位在产业链的下游,认为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书本无用”、“知识无用”、“技术无用”至今仍有一定的市场,何其荒谬!何其可怕!


由此导致的乱象是,规范作业被野蛮施工代替、科学管理被长官意志代替;尊重知识、热爱技术被当成了“书呆子”,技术创新、管理变革被说成了“别出心裁”,墨守成规、思维僵化反而成了企业的“常态”。


其实,越是附加值低,越需要技术的支撑和突破,“技术无用论”让我们与管理常识和规律背向而驰却浑然不觉。


任何对技术和技术人才的漠视和打压都是“耍流氓”,最终只能是误国误企误人。


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强烈呼唤技术的回归!


“技术无用论”者不知道的是,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重要的稀缺资源;并且能够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建国初期,正是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了新中国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困难的时期,毛主席也明确要求:“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干部技术员工人三结合,即使今天来看,也不失为很有效的手段。


时至今日仍存在“技术无用论”不能不说是一种“倒退”,并且,与“技术无用论”并行的是技术的虚无化和表面化。


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发展掩盖了技术本身应具备的不浮不殆、不急不躁、毕路蓝缕、久久为功的精神。


不过,技术本身也具有强烈的路径依赖性,当企业的技术路径锁死时,企业就会淘汰。


在1920年共产主义大会上,列宁警告他的同志:“对企业管理的看法,往往充满了十足的无知,一种反对专家的错误精神”。


可惜的是,近100年后这种悲剧仍在上演!


2

专业技术是“根”


“根”即“根基”之意,指项目或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邓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习近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我们也常说:“项目是干出来的”。


不过,如何干,怎么干,怎么干得更好,却少有人研究。


大家更热衷于做“管理者”、更喜欢指手划脚、发号施令;缺少了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这种真抓实干的精神。


我们知道,一个建筑工程往往是由上百道工序组成的,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可能会对项目整体造成影响;而保证不出问题的关键,靠的是技术支持和技术把关作用。


现在的管理手段不可谓不多、不“潮”、不“靓”,但问题仍层出不穷的重要根源就是,弱化了技术的“根基”作用;没有技术支撑的专业化、流程化、规范化,就好比是沙滩上建房子,根基没打好,迟早会出问题的。


企业技术迷失的突出问题有二个。


第一个问题是“形式主义”,追求花架子,现象是盲目“跟风”新名词、新技术、新概念和新工具。


我不是否认新生事物,而是说没有扎实的基础,只会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其实,所有新鲜的技术掩盖了基本的原理,要想真正的掌握技术还是走下云端,扎扎实实的把基础知识学好、把基层做好、把基本功练好;万丈高楼平地起,勿在浮沙筑高台,只有把握住源头,掌握其本质和原理,才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个问题是“两层皮”,方案一个样,现场一个样;写是一个样,干是一个样;并且这种认识像病毒一样,很有扩散性和杀伤力的。


对技术赤裸裸的的蔑视,不出问题才怪!现场调查得清楚,方案做到细致,做到方案设计和现场施工一体化,现场优化和技术服务一体化,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根”即“根本”之意,阐明了企业的竞争之道。


企业存在的价值是能够提供产品或服务,企业盈利的根源是提高品质,客户愿意多花钱;实现这两个目的的关键是技术;能够做事情,企业只会是”活下来”,但“活得好”、“活得久”的关键是核心技术,所谓的“专业化”也更多是打造核心技术。


现在的建筑企业,也存在一种“脱实向虚”的不好倾向,说的多,干得少;做“管理”得多,做技术的少。


我们天天吵着要远离竞争、远离蓝海、远离同质化、远离低价,但就是不愿意打造技术、打造核心技术;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护城池不够宽、不够深,我们的护城墙不够高、不够厚,才会在同行的冲击面前,溃不成军。


目前,大力弘扬的工匠精神,就是对技术回归的一种呼唤。


技术是竞争的第一要素,我们需要沉下心来,做对的事情,做难的事情,做需要时间积累的事情。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国内的价格战已持续了多年;目前,中美贸易战陷入胶着状态,那么,站在全球化视野,建筑业是否也会有一场“中美贸易战”呢?


3

项目管理技术为“器”


说到项目管理,不能不提鲁布革。


“鲁布革冲击波”是中国项目管理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项目管理时代的元年。


正如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视察鲁布革水电站工地时感叹:“看来同大成的差距,原因不在工人,而在于管理,中国工人可以出高效率。”


可见,项目管理在促进工期、控制成本、保证质量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项目管理就是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以满足项目的要求。”(《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第6版)》


不过,项目管理发展到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可怕现状是,很多项目管理是缺乏“技术”的,往往将项目成功(或者仅是完成项目)等同于项目管理成功,用经验管理代替科学管理,闭关修炼、自成一派、江湖奇术等并不是项目“江湖”中的个别现象。


正如科兹纳博士所说:“肤浅地应用项目管理,即使持续很长时间,也不会达到什么出色的效果。相反,会导致重复错误,更糟糕的是,你所学习的正是你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别人的错误(努力地、重复地把错误的事情做正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项目管理技术即是项目管理的有力工具。


20世纪50年代,以网络计划技术为基础的项目管理技术诞生,目前为止,比较成熟的项目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工作分解结构WBS(项目范围管理)、网络计划技术(PERT、CPM)、EV挣值分析、风险分析等


项目管理的本质是整合、整合资源的工作,管理技术为整合提供了可能。


通过项目管理技术,为项目搭建了可不断进化、优化的生态系统,包括时间、空间、信息,物料、人员、资金等各种资源要素,通过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的使用,促进资源要素之间的协同和整合,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科学配置使用。


同时,项目生态系统可以根据外部商业环境、项目干系人(目标或范围)的变化进行自调整、自适应,做到刚性(目标)约束,柔性生产。


其实,CPM、PERT、EV等项目管理技术本身就具备统筹整合的系统思维、分析预判的战略思维和协同作战的整体思维。


反观失败的项目,毫无科学性、技术性可言,组织上疲于奔命、忙于“救火”,资源配置上捉襟见肘、无米下锅,团队协作上怨声载道、一盘散沙,表面上热热闹闹,内地里乱乱糟糟;明明可以靠脑子吃饭,偏要要靠力气干活。


老子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老子很幽默,2000多年前就告诉我,不懂装懂,不知道却自以为是一种病。


如果说不知道、不学习、不应用项目管理技术是一种病,那么,过度迷信所谓“新项目管理技术”则是另外一种病,姑且称之为“新项目管理技术幻觉”吧。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激起了人们对未来的无尽想象;很多项目或企业藉希望于借助新技术实现快速发展。


不过,我想告诉大家的残酷事实是,互联网等新技术对管理效率的提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人民大会堂1958年10月动工,1959年9月建成,用时仅380天;成昆铁路一线天桥主拱圈于1966年7月开始砌筑,同年10月建成,历时99天......


这些工程建造之神速,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也令人叹为观止。


我认可剑桥大学约翰·伯瑞教授在《进步的观念》中的观点,“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没有进步的观念。”那为什么互联网等高科技的出现没有带来生产率的大幅飙升呢?因为,我们错把互联网当成了目的,而不是手段。


由于有了电脑、手机、互联网,我们不愿在方案的策划、工期的制订上花费更多的精力,我们太喜欢动态调整和随机应变了,很显然,很多“变化”是我们人为“制造”出来的。


还有,我们用在手机或互联网的时间,更多是娱乐,这些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一点关系没有。


并且,流行的微信群、OA工作组等工作方式,并不能代替传统的团队建设;事实上,正是这些社交或办公软件割裂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在高度互联互通的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反而把自己变成了“孤岛”,团队成员之间的联系没有更紧密,反而更松散了。


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警惕和思考。


我建议,不妨丢掉手机一天、一周,对项目管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我们要牢记的是,随着时间或技术的变化,管理者们在处理不同的事物,但一直没有处理不同的管理。事实上,我们只关注了正在发生的变化,其实大多数事物并没有变化。


4

企业管理技术是“魂”


企业管理加上“技术”,可能是我的原创或首创。不过,我还是能找到一些依据的。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加拿大学者亨利·明茨伯格也认为,管理既不是一门科学,也不是一种专业,管理应被当成实践。


从“实践”的意义上讲,管理后面加上“技术”,也未尝不可。


企业管理是太过于宏大的话题,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我们有必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回归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价值判断标准,那就是效率。这是最简单、最根本、最灵魂的思想,也恰恰是我们丢掉的东西。


企业管理技术需要直面现实,解决问题。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从技术的角度,管理讲究实战性和实用性,要能一招制胜和招招制胜。管理者应经常审视,企业的管理是否存在冗余,是否有bug,是否能够整合和优化。


那么,提高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搞清楚是基于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


比如,项目亏损的原因我们往往从“价值判断”角度,主观上认为是项目管理不力或者是可能存在的腐败造成的;其实,从“事实判断”的角度,是企业资源配置系统失效以及资金流动性收紧造成的。


很多管理制度是基于“人本恶”的价值判断角度去防人,其实根本没有必要,不要在“莫须有”上浪费精力,而是应该把重心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


企业管理技术需要创造价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管理概莫能外。


一切不能增值的管理都是无效的管理,并且还会增加管理成本,必须抛掉。


企业价值创造的误区是,认为价值是自己完成的;这是原则性的错误,价值是与客户共同创造的,商业的本质是如何让客户多花钱,愿意买单或给小费,而不是省钱。


另外,完成建筑工程的资源用量是相对固定,在价值增长模型中唯一的变量就是创新,具有无限的可能和空间,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其根本原理就是改变生产函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管理技术需要面向变化。


说一故事。古时候有一拳师,每天在自家的葡萄架上习武不辍,自认为已经功夫了得。便找一同行切磋,大败。拳师不服,说,明日到自家葡萄架下再战。


这个故事讽刺了墨守成规、生搬硬套的管理行为;但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寄希望以不变应万变的管理行为比比皆是,特别是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危害最大。


传统全面预算的后遗症是:越管控资金,应收账款就越来越多,资金链的安全越来越让人担心;业务部门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反应迟钝或不做反应,丧失市场机遇;重点放在降低成本费用上,不关心能力的提升和价值的创造;片面强调业务控制,脱离公司战略、组织目标、计划管理和运营管理;预算编制不合理,控制太僵化,导致业务部门抵触抵抗,设置障碍;不搞预算还好,搞了预算,成本费用反而上去了,预算管理最终成为费用膨胀的罪魁祸首等。


其实,全面预算管理并没有错,只是早就流行动态预算管理而我们无知而已。动态预算管理的特征是基于业务、动态和按需,更加突出一线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及时捕捉环境变化,及时判断业务路径是否要调整,资源是否跟得上。


5

结语

技术不死,企业不灭。


本文中我未对出现的名词或术语做更多的推敲,也可能存在逻辑上的错乱。不过,我想传递的强烈信号是,世界上没有救世主,也没有捷径,回归技术、回归传统才是本原。


我们好比是举着火把找寻前行的道路,却忘了身后的黑暗中依然散落着智慧的宝藏。


尊重技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是简单的情操问题,而是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学原理,知识和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稀缺的资源,是企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


天才的军事家拿破仑曾经说过,思想的力量总会战胜剑的力量。技术也如此。


版权所有 全国城建人才教育培训网--北京华宜开拓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47529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