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黑科技”走进工地助力政府工程提质提效,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发布BIM+智慧建造成果

来源:住建部和城乡建设部 时间:2018-06-21 08:39:15 浏览次数:

   实名认证,刷脸进工地,智能考勤;无人机巡航,现场进度一目了然;工地扬尘超标,喷淋装置自动开启,还会预先提醒避让喷淋;3D打印建筑;身临其境的VR体验式安全教学;狂拽炫酷的三维全息数字建筑......如果说,这是小编日前看到的工地现场,你们会吃惊吗?

   为进一步分享成果,加强交流,2018年5月17日,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在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项目现场,举办政府工程智慧建造公众开放日活动,向公众展示了政府工程BIM+智慧建造体系的建设成果。活动采取“成果介绍+产品展示+实地观摩”方式,就政府工程BIM+智慧建造进行交流和成果发布, 同时邀请了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监督员、业内专家代表以及媒体记者在内的共计50余名代表前来,重点对深圳北理莫斯科项目进行实地观摩。


据市建筑工务署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是BIM技术全面推广应用阶段,此次活动旨在面向公众展示政府工程BIM+智慧建造体系的阶段性成果,促使公众走近政府工程,了解政府工程智慧建造改革现状。




 智慧建造,为打造精品工程赋能提效 

作为政府工程的“大管家”,工务署成绩斐然,建成一批关乎城市发展和社会民生的重大项目,如会展中心、深圳湾滨海休闲带、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福田口岸等。


截至2017年底,工务署负责的政府工程项目共478个,完工项目295个,累计完成投资1007.78亿元。2018年,负责政府工程185个,其中在建项目80个,前期项目105个,计划完成投资91.24亿元。


建设规模如此之大的政府工程,既要保证项目建设又快又好,又要保证安全廉洁,这对工务署来说是一个挑战。市建筑工务署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工务署一直致力于推动政府工程建管模式改革,在BIM 先进技术应用上,工务署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近几年,工务署的多个工程项目凭借BIM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创新杯、龙图杯、鲁班奖等国家级奖项评比上斩获颇丰。据统计工务署建设的工程获得国家、省市级奖项221项,鲁班奖、詹天佑奖、中国市政金杯奖等国家级奖项36项,完工项目获奖比例达到27%。




 前瞻理念,以BIM技术促进政府工程管理模式改革升级 

BIM技术作为建筑行业革命性的新兴技术,通过建立五维数据模型(三维空间、工序、成本),将建筑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信息进行集成应用,具有三维可视、管理协同、快速算量、精确建造、提高效率,全程优化等特点和作用。


为进一步推动建筑信息化升级改革,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下,面对政府工程项目多、投资多、环节多、乙方多、周期长的业务特性,市建筑工务署力争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BIM、云计算、大数据、VR等先进技术,打造“数字化设计施工、云端化建设管理、物联网工地监测、智能化维修维保”的BIM+智慧建造体系,树立“深圳建造”品牌。


早在2012年,市建筑工务署便开始布局BIM技术应用,2015年发布了《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市建筑工务署政府公共工程BIM应用实施纲要》,提出了“规划引领、标准先行、试点应用、系统集成”四步走的路线图和“以模型为基准,以平台为支撑、以质量为主线,以管理为重点”的实施方针。此后,工务署更是在国内率先编制发布了《工程项目BIM普及应用指引(设计阶段BIM实施分册)》、《工程项目BIM普及应用指引(施工BIM实施分册)》以及配套的38项BIM实施要点,为BIM推广应用做好了顶层设计。


目前,在由市建筑工务署组织建设的政府工程项目中,已有45个开展了BIM技术应用,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市妇幼保健院福强院区住院大楼获2016年“创新杯医疗优秀BIM应用奖”,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创新基地1工程(二期)获2016年“创新杯”BIM普及应用奖。根据报告,2018年,随着第一批政府工程项目BIM+应用的普及与推广,市建筑工务署BIM+实施将进入常规化应用阶段。




 科技先行,以智慧工地全面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工地指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物联网感知技术实时采集工地环境信息,特种设备运行信息、重点区域状态信息,通过挖掘分析,为工程施工提供可视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项目作为国家级的重点建设项目,具有单体数量众多,造型复杂,钢结构安装难度大,工期紧等特点。工务署利用BIM模型指导设计施工,对复杂施工工艺进行模拟,预知施工工序和重难点,保证施工建造的顺利进行。同时将人工智能、传感技术、虚拟现实等高新技术植入到建筑、机械、人员穿戴设施、场地进出关口等各类物体中,并普遍互联,强化项目管理强度,打造智慧工地。



(智能工地)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施工,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采用BIM技术生成可视化的三维设计模型,对二维的空间结构以及复杂节点进行综合设计,避免管线碰撞或遗漏而导致现场返工的问题。通过3D扫描进行土方平衡建模,实现土方挖填的精确算量,并引入智慧土方开挖系统,由机器人自动按照模型进行开挖作业。MR技术结合智能放线机器人,实现精确放线,避免开挖时对已完工程造成破坏,保证前期市政管网建设成果能够在项目竣工后继续沿用。


利用工程建设管理平台,项目参加各方对各专业图纸、模型、各类往来文件进行云端数据共享,提高协同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现场动态反馈,实时记录现场安全、质量、进度状况。利用无人机航拍图片实现自动三维建模,实时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掌握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



(廉洁工地)工程建设管理+廉政风险防范双融合、双运行 

在市纪委的指导下,工务署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廉政监督与工程建设管理各环节深度融合,在实现“业务全上网、过程全记录、风险全管控、信息全公开”的同时,还针对招标投标、材料设备、工程支付、合同管理、变更管理、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业务建立了廉政风险预警模型,通过大数据比对提取廉政预警信息,形成了廉政风险事前研判、事中防控、事后评估的闭环链条,为工程建设管理拉起“护廉网”、点亮“保廉灯”。



(平安工地)特种设备监测+VR体验式教育为安全保驾护航 

在项目建设现场,特种设备的使用必不可少,比如塔吊、电梯、锅炉、压力管道等,这些设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工务署在项目中实施塔吊限位及防碰撞管理、施工电梯监测、视频监测、越界侦测等手段,对施工现场的关键设备和重要施工区域情况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产生报警信号,防止意外发生,保障施工安全。同时使用VR安全教育系统,对高坠、塔吊倾覆等10多个常见危险场景进行实景体验,通过身临其境的安全体验,进行技术交底、安全知识宣贯与教育,提高和加深现场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


(绿色工地)环境监测+绿色施工时刻捍卫深圳蓝 

通过TSP监测工地环境,实时掌握温度、湿度、PM2.5等数据,当施工现场环境超过设定值后,喷淋装置将会自动开启,扩音器提前一分钟提醒周围人员避让喷淋,有效改善作业环境,实现绿色施工。





版权所有 全国城建人才教育培训网--北京华宜开拓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47529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