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审计署报告:11 家平台向公众集资 247亿用于偿债,承诺保底年化收益最高达12%

来源: 时间:2025-07-22 15:47:00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图片

 

6月24日,审计署披露《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政府债要点如下: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重点审计的9 省2023 年3 月以来,仍存在违规新增隐性债务的行为,主要用于政府投资、偿还债务、补充财力等。5 个地区指定国企垫资建设、承诺由财政资金偿还等,新增政府隐性债务59.09 亿元。如山东临沂市兰山区2023 年3 月以来,指定区属国企垫资16.01 亿元建设高校分校区,因财力不足,部分工程已停工。

 

11 个地区15 户融资平台等通过发行非标金融产品、借款等方式,向1600 多人、45 家公益组织和村集体融资,新增隐性债务1.5 亿元。如福建晋江融资平台 2024 年 9 月以来,向慈善总会、见义勇为协会等省内 9 家公益组织借款 15.02 亿元,部分用于政府投资项目等形成隐性债务。

 

此外,17 个地区 的 18 户融资平台等国企借用多个村民、村集体等名义,违规归集各类涉农贷款 46.66 亿元,用于偿还自身债务本息等;6 个地区通 过直接修改债务台账、将政府债务转为企业债务、以新债垫还旧债等方式,虚假化解政府债务 23.2 亿元。 

 

金融风险。从7 家商业银行审计情况看,金融风险正在有 效缓解和管控,风险总体可控,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6 家银 行 2022 年以来,违规向“四证”不全等房地产项目发放开发贷款等 共计 209.68 亿元。7 家银行在支持房地产中长期转方式中,未严 格落实有关部门关于区分房企整体风险与房地产项目风险等要 求,放款时仍将房企整体风险作为评价单个项目授信的重要条件。 5 家银行对账户资金异常流动监管不力,11 家地方融资平台借机向公众集资 247.43 亿元,主要用于偿还存量债务等,所承诺保底 年化收益最高达 12%,使债务风险向涉众领域外溢。 

 

对地方专项债项目全周期监控不严,未及时发现和纠正地方管理使用中的问题。审计9 省地方专项债券管理使用情况,发现各类问题金额1325.97 亿元,主要情形:

 

一是9 个地区违规举借20.29 亿元。主要用于亮化工程、楼堂馆所等禁止类项目。

 

二是7 省虚报支出完成情况464.35 亿元。财政部地方专项债券监测系统缺乏不相容职责分离等机制,一个人即可完成自填、自审、自报等关键步骤,对上传支出凭证的真实性审核也不严格,7 省借此漏洞等虚报支出完成情况。如福建光泽县在未发生支出的情况下,将2 张明显虚假的凭证上传至专项债券监测系统,虚报2 个项目支出1.15 亿元。

 

三是92 个地区挤占挪用651.8 亿元。主要用于“三保”、偿还国企债务等。四是70 个地区闲置或损失浪费189.53 亿元。主要由于超需求发行债券、前期准备不充分、政策变化终止实施等,其中21.57 亿元已产生利息1.29 亿元。

 

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审计情况。2023 年 增发的1 万亿元国债中,有3527 亿元投向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等3 大领域。审计13 省2066 亿元发现,一是324 亿元下达后闲置或被挤占挪用。10 省将应于2025 年至2028 年完工的115 个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违规按2024 年当年项目申报并获批,超需求多获得的267 亿元国债资金一经下达即闲置。其中3 省为完成支出考核,将31 个项目的48 亿元超进度拨付至施工等单位后沉淀。13 省违反专款专用等规定,将57 亿元挪用于偿还贷款本息、“三保”或非国债范围项目。

 

二是项目建设管理不严。12 省的120 个项目存在未按规定招标、招标时违规设置限制性条款、中标后违法转分包等问题,涉及金额83 亿元。9 省50 个项目存在偷工减料、擅自调减建设内容、降低建设标准等问题。

 

“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重大项目审计情况。中 央财政于 2024 年发行 1 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 7000 亿元 用于“两重”建设、3000 亿元用于“两新”工作。审计发现,部分资 金分配使用不够规范和严格:申领环节有 37.91 亿元被虚报套取 等,如厦门大学将价值 169.61 万元的体育馆跑步机、杠铃等设备, 搭车纳入“先进教学及科技设备”清单申报并获批。

 

分配环节有 7236.85 万元被超需求安排,4 个项目既获得地方财政安排的 2.18亿元专项债券,又获得“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资金 1.95 亿元,2 个渠道合计获取资金比 4 个项目总投资还多 7236.85 万元。使用 环节有 153.68 亿元被虚列支出或挤占挪用,6 省通过以拨代支等 虚列支出 83.08 亿元,4 省将 70.6 亿元挪用于“三保”或其他项目支 出。少数企业涉嫌骗补,如云南 5 户家电销售企业,利用审核部 门不核查商品物流信息等漏洞,通过安排员工及亲朋到店刷卡但 不交付实物、再全额返现等手段,虚开大量销售发票、交易凭证 等,以此骗领家电以旧换新补贴 171.21 万元。

 

原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一篇:19项重点举措!六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消费指导意见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返回

版权所有 全国城建人才教育培训网--北京华宜开拓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47529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投诉建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