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31“招商新政”出台、二十届三中全会“剑指”违规招商政策,以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系列政策调整,以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唱主角”的招商将难以为继,各地政府也纷纷开始探索、创新招商模式。
国家级新区作为探索、示范、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模式创新示范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批准设立的19个国家级新区,用全国0.2%的人口和面积创造了5%的经济总量,各地都围绕自身优势,各自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招商平台通过对新区产业招商模式的研究,去异求同,发现“以链筑基、以数作翼、以资本为杠杆”是多数国家级新区的招商“法宝”,即:以产业链招商筑牢产业根基,以数字化招商提升招商效率,以基金、资本为杠杆培育、撬动产业关键环节突破。
国家级新区概况
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目前,我国共批准设立了19个国家级新区,分布在不同区域:东部沿海地区8个、西部地区6个、东北地区3个、中部地区2个。
2023年,19个国家级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6.2万亿元,以占全国0.2%左右的人口和面积,创造了占全国5%的经济总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也是我国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
国家级新区经验借鉴
-
以产业链招商筑牢产业根基
产业链招商是在对本地重点产业链技术、市场、人才、投资动态分析研判的基础上,针对产业链薄弱缺失环节,招引吸引目标企业和项目落地,达到增加产业链综合竞争力和打造产业集群的一种招商方式。
产业链招商是国家级新区常用的招商举措,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兰州新区等都提出产业链招商,其核心在于打造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以兰州新区为例。兰州新区全面梳理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比较优势,精准绘制“招商地图”,实施按图索骥、以链招商的策略。并通过“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等举措,加强政策研究、产业链分析和项目谋划,系统梳理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关联企业、国内标杆企业、最优产业集群以及市场分布,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编制《兰州新区特色优势产业招商指南》等系列指导文件,为精准招商提供有力支持。
兰州新区通过链式招商引头部,紧盯国内外产业链上游的龙头企业,围绕打造西部现代产业集聚区的目标,精准发力。目前,兰州新区已累计引进优质项目1300多个,总投资额超6000亿元,有力地支撑了经济增速连续七年位列国家级新区前列。
从兰州新区的经验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到,想做好产业链招商,精准的产业定位和深度的产业研究是关键与核心,只有产业研究透彻,项目招引的落地性才会增大。
产业链招商比拼的不是土地、税收等政策的优惠,而是以产业链分析为基础,满足构建产业链的需要,寻找和弥补产业链的薄弱环节,确定目标企业,打造产业集群,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招商。
所以各地政府在进行产业定位和产业研究时,一定要提前谋划、系统论证,才能保证产业后续发展的可行性、落地性、和实战性。
-
以数字化招商提升招商效率
传统招商模式,更侧重线下活动和人工对接,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处理信息主要依靠人工,效率较低,招商过程漫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大浪淘沙”,最终能够成功引进的却少之又少。
而在招商行业竞争激烈、项目复杂多变的当下,数字化招商通过互联网和专业数据库获取海量信息,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快速处理和分析,并通过智能算法快速匹配项目和投资者,缩短招商周期、降低成本,提高项目匹配的精准度和成功率。
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开展数字化招商。
如重庆两江新区发布了“两江新区招商云平台”;赣江新区上线了“云上赣江”数字化招商平台,发布产业、政策、人才、服务、合作“五张图”,将政策优惠、投资指南、投资地图、营商环境、重点企业、产业园区等各方面的信息资源融于图中,助推招商人员按图索骥沿“链”招商。
“云上赣江”数字化招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结合赣江新区的产业定位,指导招商人员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开展延链、补链招商,有助于改变过去招引项目“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
招商的本质在于人际互动和沟通,然而,确保这些人际互动能够高效且精准地进行,并最终促成产业的落地,必然依赖于一个强大的数据网络作为支撑。
面对瞬息万变的招商市场,招商引资数字化是必然趋势。
-
基金+资本打造招商杠杆
在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的背景下,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施行后,各地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将越来越多地采用“资本招商”、“基金招商”模式。
国家级新区也很早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湖南湘江新区为例。
长期以来,早期项目由于风险高,成长预期不明朗,社会资本都“不敢投、不愿投”。
为改变这一窘境,湘江新区早在2017年就发起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成立全资国企湖南湘江新区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江国投”),通过市场化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
为保护社会资本积极性,湘江新区还按照市场化原则提出“三管三不管”原则,即不管投资决策、项目、人员,管产业导向、返投倍数、撬动比例,以市场化运作手段保障基金运作管理各司其职、专业高效。
湘江国投代表湘江新区出资设立了湘江盛世等4支母基金,再以母基金为支点,遴选全国一流基金管理机构,出资设立起42支子基金组成的“湘江基金群”。在此过程中,湘江国投既选择达晨、昆仲、启赋等具有知名影响力的子基金,通过其丰富的项目库扩大招商广度,同时也借力和利资本、愉悦资本、中科创星等深耕具体行业赛道的子基金,通过其专业能力挖掘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等特定产业的优质项目,构建起横纵相连的“全国招商网”,实现以“资”招商的快速进阶。
目前“湘江基金群”已投资项目900余个,成功引入了金博碳基、澳维环保等62个项目落地新区。这些以“资”招商项目的落地,正是湘江国投发挥“母基金+子基金”搭建招商网优势,全力招引总部型、研发型、链主型、引领型项目落地的缩影。
除了国家级新区,各地也在积极尝试。
近年来走红的合肥模式,从内涵上来说就是以投促引、资本招商的模式。通过政府投资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共同进行产业培育,政府通过财政资金增资或国企战略重组整合打造国资平台,再推动国资平台探索以管资本为主的改革,通过直接投资,或组建和参与各类投资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服务于地方招商引资。
广州提出了实施资本协同型招商,整合做强现有政府投资基金,做实做强产投创投母基金。
武汉也建立“基金团队+招商团队”联动机制。
成都高新区发布了涵盖“资助—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的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提供“重点产业全覆盖,服务生命全周期”的资本赋能支持。
▌来源:深圳招商引资实战平台